登陆

警惕!越南制造“失灵”?青岛青禾IPO之路或遇阻

author 2025-04-13 21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 DeFiNFTWeb3元宇宙DAO

“产越输美”:昔日避风港,今朝是非地?

美国的关税大棒,正敲打着那些把鸡蛋放在越南篮子里的出口企业。青岛青禾,这家以人造草坪为主业、正排队IPO的企业,恐怕要首当其冲地感受到这股寒意了。你可能会问,把工厂搬到越南不是为了规避风险吗?怎么反而成了“挨打”的对象?这就是全球化的讽刺之处:当所有人都试图寻找最优解时,最优解往往会变成最拥挤、最脆弱的环节。

北美市场的依赖:一把双刃剑

青岛青禾的招股书毫不避讳地展示了其对北美市场的依赖。近几年,北美市场贡献了公司营收的半壁江山,这无疑是亮眼的成绩。然而,当特朗普时代挥舞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旗并未真正落下,反而愈演愈烈时,这种依赖就成了一种风险。用更直白的话说,你把大部分产品都卖给一个随时可能变脸的客户,这生意能做得安稳吗?

当然,依赖北美市场并非原罪。问题在于,青岛青禾似乎并没有做好充分的Plan B。当竞争对手开始调整战略,分散风险时,它却还在一条路上狂奔,这多少显得有些盲目乐观。

墨 extranjero?越南才是核心

青岛青禾并非没有意识到风险。招股书中,公司也提到了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,甚至还尝试在墨西哥建立生产基地,以应对关税风险。然而,现实却给了它一记响亮的耳光:墨西哥工厂遭遇火灾,损失惨重,最终不得不再次押宝越南。

这种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的经历,暴露出青岛青禾在海外布局上的短视和仓促。墨西哥建厂,与其说是深思熟虑的战略,不如说是为了应付IPO审核而做的表面文章。真正的核心,仍然是越南。这也直接导致了它在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时,显得如此的措手不及。

IPO疑云:增长的困境与募投的风险

青岛青禾的IPO之路,可谓是命运多舛。早在2022年就递交了申请,经历了注册制改革,至今却仍然在排队等候。这期间,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家公司的基本面。表面上,青岛青禾的营收一路高歌猛进,但隐藏在这增长背后的,却是利润的停滞不前,以及募投项目合理性的质疑。

增收不增利的怪圈:毛利率持续下滑

翻看青岛青禾的招股书,一个刺眼的现象映入眼帘:营收在增长,利润却在下滑。2023年营收几乎是2020年的两倍,但归母净利润却不及当年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答案就藏在持续下滑的毛利率里。

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。青岛青禾的毛利率从2020年的30.73%一路下滑到2023年的21.38%,这说明它的产品竞争力正在下降,或者说,它正在为市场份额付出越来越高的代价。用更通俗的话说,就是“赔本赚吆喝”。原材料涨价、售价提升幅度不及成本上升速度,这些都是挤压毛利率的元凶。但更深层的原因,或许在于产品缺乏差异化,只能靠价格战来抢占市场。

汇率的魔术:虚假的繁荣

更令人担忧的是,青岛青禾的利润还掺杂着汇率的“水分”。2023年,公司的汇兑收益高达0.34亿元,占归母净利润的四分之一以上。这就像是给业绩打了兴奋剂,掩盖了其真实的盈利能力。

一旦汇率波动,这种收益将变得不可持续。事实上,扣除汇兑收益的影响,2023年青岛青禾的归母净利润相比2020年下滑了三成左右。这说明,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没有随着营收的增长而同步提升,反而呈现出倒退的趋势。这种“虚胖”的体质,无疑给它的IPO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
独立性拷问:越南子公司的角色

青岛青禾的越南子公司,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它不仅是公司的核心生产基地,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。2023年,越南子公司贡献了公司超过127%的净利润——这个数字意味着,如果剔除越南子公司的贡献,青岛青禾的整体业绩将是亏损的。高达近八成的总资产也集中在越南子公司。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:这到底是青岛青禾,还是“越南青禾”?

越南依赖症:风险高度集中

对越南子公司的过度依赖,无疑加剧了青岛青禾的风险敞口。一旦越南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,例如劳动力成本上升、政策法规调整,或者地缘政治风险加剧,都将对公司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。更何况,美国对越南出口商品加征关税,已经成为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
这种风险的高度集中,也暴露出青岛青禾在战略上的保守和迟缓。它似乎过于沉迷于越南的低成本优势,而忽略了多元化布局的重要性。当竞争对手开始分散风险,寻找新的增长点时,它却还在固守着“舒适区”。

募投项目的合理性:值得商榷

为了进一步巩固越南的生产地位,青岛青禾计划将IPO募集资金中的5.3亿元投入到越南人造草坪生产基地三期项目。这个计划,在当前的时局下,显得颇为讽刺。

一方面,美国对越南加征关税,已经大大削弱了越南生产的成本优势。另一方面,过度依赖越南生产,也加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。在这种情况下,继续加大对越南的投资,真的明智吗?

或许,将一部分募集资金用于技术研发,提升产品附加值,或者拓展新的市场,分散经营风险,才是更合理的选择。但青岛青禾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仍然执迷于扩大规模,追求短期效益。这种短视的行为,最终可能会让它在未来的竞争中付出惨重的代价。

战略抉择:共创草坪的反向操作与青岛青禾的进退两难

当青岛青禾深陷“产越输美”的困境时,它的竞争对手,行业龙头共创草坪,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战略选择:将生产基地迁往墨西哥。这种“反向操作”,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,也让人们开始思考:在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下,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应对?

共创草坪的墨 extranjero战略:先见之明还是缓兵之计?

2023年12月,共创草坪宣布将原计划在越南进行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,变更为“墨西哥共创生产基地建设项目”,预计可实现年产600万平方米人造草坪。这一举动,被解读为共创草坪对美国关税政策的积极应对,以及对北美市场的高度重视。

将生产基地迁往墨西哥,可以有效规避美国对越南出口商品加征的关税,降低成本,提高产品竞争力。同时,墨西哥毗邻美国,可以缩短运输距离,提高交货速度,更好地满足北美市场的需求。

然而,共创草坪的“墨 extranjero”战略,也并非没有风险。墨西哥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,生产效率也可能不如越南。此外,墨西哥的社会治安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。因此,共创草坪能否在墨西哥顺利运营,并取得预期的收益,仍然存在不确定性。更何况,该项目建设进度缓慢,目前仅完成了土地购置,尚未正式开工建设。

青岛青禾的应对:是否过于被动?

相比之下,青岛青禾的应对则显得有些被动。虽然公司也提到了在墨西哥建立生产基地,以应对关税风险,但实际行动却远不如共创草坪积极。墨西哥工厂遭遇火灾,被迫再次押宝越南,更暴露出其在战略上的摇摆和犹豫。

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,反应迟缓往往意味着落后。当竞争对手已经开始调整战略,抢占市场先机时,青岛青禾却还在原地徘徊,错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。这种被动的姿态,无疑会加剧其在未来的竞争中的劣势。

尾声:内忧外患下的IPO之路

青岛青禾的IPO之路,注定不会平坦。外部环境的动荡,加剧了其经营风险;内部增长的困境,暴露了其盈利能力的不足。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,青岛青禾能否顺利上市,并实现可持续发展,仍然是一个未知数。

政策风险、市场风险、运营风险:三重夹击

青岛青禾面临的风险,不仅仅是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。全球经济下行、地缘政治冲突、原材料价格波动,以及市场竞争加剧,都可能对其业绩产生不利影响。这些风险相互交织,形成一张巨大的网,将青岛青禾紧紧地束缚住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青岛青禾似乎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这些风险。它仍然依赖于传统的低成本模式,缺乏创新能力和品牌溢价。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,它的竞争力将大大削弱。

青岛青禾的未来:机遇与挑战并存

当然,青岛青禾并非没有机遇。随着人们对运动休闲需求的增长,人造草坪市场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。如果青岛青禾能够抓住机遇,加大技术研发投入,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,拓展新的市场,分散经营风险,仍然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
但留给青岛青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。IPO之路漫长而充满变数,稍有不慎,就可能功亏一篑。青岛青禾能否克服内忧外患,成功上市,并实现可持续发展,将取决于其战略抉择的智慧和执行力。而这一切,都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Powered By vertu33.com